在户外最害怕遇到的动物排名中,蛇的得票应该遥遥领先。全世界已知的三千种蛇中,85%为无毒蛇,只有15%有毒。而就是这两百余种危险的毒蛇,每年却造成超过90,000人死亡。蛇是变温动物,对地表温度极为敏感。只要温...

每年9万人因它而亡!防蛇有招,相遇走为上。

每年9万人因它而亡!防蛇有招,相遇走为上。
管理员 2019-12-10 20:47 12611

在户外最害怕遇到的动物排名中,蛇的得票应该遥遥领先。

全世界已知的三千种蛇中,85%为无毒蛇,只有15%有毒。而就是这两百余种危险的毒蛇,每年却造成超过90,000人死亡。蛇是变温动物,对地表温度极为敏感。只要温度回升,蛇便会结束冬眠,开始外出觅食,故有“三月三,蛇出洞”的说法。在南方气候潮湿闷热的地区,甚至全年都有蛇活动。因此,在蛇区进行户外活动,要格外提防蛇出没。

毒蛇咬伤,后果很严重;行走山野,怎么走才能避开蛇?

毒蛇的毒液分为三种,不同类型毒素导致的中毒症状会有不同

1、血液型毒素——如被五步蛇、竹叶青等咬伤           

五步蛇,学名尖吻蝮。头三角形,分布于南方山区丘陵,以武夷山区和皖南山区为多。

2、神经型毒素——如被金环蛇、银环蛇咬伤           

银环蛇是中国毒性最强的蛇。头椭圆形,黑环白环相间,分布于南方各省。

3、混合型毒素——如眼镜蛇、眼镜王蛇、蝮蛇的蛇毒。           

其毒液对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同时发生损害,上述症状可能同时发生。

我国境内的眼镜蛇主要是中华眼镜蛇。头椭圆形,被激怒时,身体前段会直立以恐吓对手,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。

知蛇善认,见蛇躲着走

我国分布的蛇有206种,其中毒蛇59种。如果参与云南、广西和福建的户外活动,防蛇是重中之重。这三个省均有30余种毒蛇分布,数量也位列全国前三。

蛇的活动区域和活跃时间——当外界气温在25~32℃时,蛇活动较为频繁。不同的蛇类的昼夜活动规律不尽相同:多数蛇在白天外出,金环蛇和银环蛇则习惯晚间出洞觅食。蛇在连续阴雨后初晴时经常出洞活动,尤其是傍晚,更易倾巢而出。

最常见的6种毒蛇中,在北方海坨山、华山、长岛等有可能见到蝮蛇;其余眼镜蛇、眼镜王蛇、竹叶青、五步蛇、银环蛇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,如徽杭、张家界、神农架等潮湿的线路遇蛇频繁。

区分毒蛇和无毒蛇——牢记毒蛇的三个特征:毒牙,毒腺,排毒导管,三者缺一不可。毒蛇的毒液实际是一种唾液,主要成分为蛋白质。

但这条标准也有例外,比如颈棱蛇和多种锦蛇虽是三角型头部却无毒;而圆头型的银环蛇、金环蛇等都有剧毒。

话虽如此,大多数人见到蛇时哪有心思观察是否体前段能竖起、颈部能膨扁,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。

通过牙痕区分:如果不幸被蛇咬伤,应通过伤口处牙痕形状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。即,有一个或两个大而深的圆形齿痕为毒蛇咬伤;反之,若牙痕均匀的排状分布则为无毒蛇咬伤。

当无法清晰判断伤口时,以防万一,应一律按照毒蛇咬伤处理。

防蛇有招,相遇走为上

“小心脚下,敬而远之”是防蛇的总体原则。

在野外,动可能误踩蛇身;静可能蛇不请自来。无论是行进还是扎营,都牢记不要主动挑逗和激怒蛇。蛇以“S”形前进,并不会斜行,迫不得已逃离时应以“Z”字形跑开,切勿跑直线。

行进中——山友途径灌木要留心。踩到休息的蛇,被蛇视为攻击才会自卫反击。因此,手脚四肢要格外保护好。

扎营时——石缝、岩缝、草丛遮蔽处是蛇常藏身之处。蛇有趋热性,温暖的帐篷和睡袋可能吸引蛇的到来。

六大防蛇误区

小蛇不毒吗?  

不一定。

蛇种类不同,毒性也不相同。如体型小的银环蛇含有剧毒,因此见到小蛇也不应掉以轻心。

石灰粉、雄黄可以驱蛇吗?

收效甚微。

从五金店中买到的“石灰粉”多是已经加水放热后的熟石灰而非生石灰。石灰粉再次遇水时,放热效果只剩下微不足道的一点了,自然不会对蛇做出威胁了。

有实验证明,蛇只是不喜欢雄黄的味道,但并未到害怕的程度,所以雄黄驱蛇的说法并不科学。

被蛇咬伤后可以冰敷吗?

适得其反。

蛇毒在低温环境中能保存20年而活性不受影响,所以使用冰袋不能缓解蛇毒被吸收。

酒能解蛇毒吗?

不能。

酒精会使蛇毒在体内循环加快,且饮酒后血管通透性会增强,容易加重肢体肿胀,不利于后期肢体功能恢复。

被蛇咬时用嘴吸出毒素可行吗?

不提倡。

因为用嘴吸毒血可能导致二次中毒,尤其是口腔溃疡者绝不可用嘴吸蛇毒。如果当下没有工具且口腔没有伤口,将嘴隔层塑料吸蛇毒是可行的。

打蛇打七寸或三寸”有道理吗?

有但不提倡。

蛇会因吞咽动物而使内脏位置发生改变;且一些小蛇体长不足七寸。出于安全考虑,并不建议对蛇提棒相向。

蛇的三寸是蛇颈部,是其脊椎骨最脆弱的地方,最易打断。蛇的七寸是指其心脏处,通常在距蛇头20厘米左右处。

网友评论

正在加载...